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施泉江
“期望你们铸牢忠实品质,吃苦学习练习,锻炼过硬风格,尽力生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式军事人才,为国防和戎行现代化贡献力量。”近来,习近平主席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,对他们予以亲热勉励。
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叶大山同学,正是这20名同学中的一位。9月6日,在国防科大学校见到2023级学员叶大山时,他正和同学们一同吃苦练习。谈到收到来自习近平主席的回信,叶大山仍然格外激动:“一封回信,我感觉到了任务的分量!”
谈起为什么报考军校,叶大山感受良多:现役的舅舅对他的以身作则、将军校友返校宣讲的鼓励、学校宣传栏里一张张充溢“军味”的海报……让他形象最深的,是来自校长徐汉夫的讲演。
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坐落大别山革新老区,国防教育特征明显。高一开学典礼上,同学们站在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前,听徐汉夫校长叙述先烈们勇敢赴死的悲凉故事。“中国人民通过百折不挠的短兵相接,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,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!”听到这儿,叶大山心中那颗保卫祖国的“火种”被完全点着。
“从教学楼到食堂,这座纪念塔是必经之地!”叶大山说,常常路过此处,心底总会燃起斗志。高三那年,高考的压力很大,他经常来纪念塔走一走,常常想到先烈们,他都会重振旗鼓,持续斗争。
现在,如愿跨进军校、穿上戎衣,也意味着要饱尝更苛刻的应战。在练习场上,每一次摸爬滚打,每一次汗流浃背,都是对毅力和身体的两层淬炼,对此,叶大山感受颇深。“由于军姿站欠好,一天要被班长批判三回。”回到队里,叶大山对着军容镜,回想着班长指出的问题,调整好动作,时刻预备下一次大展身手。
入校三周,比学赶超、咬牙坚持,叶大山被评为“练习之星”。这段时刻他早已认识到,考上军校仅仅“万里长征第一步”,只要把每一件事做好,才干走向更远的未来。
“丹心历来系家国,擎旗自有后来人。”这是叶大山写在笔记本扉页的话,“我一定会沿着习近平主席指引的方向,把从军报国作为人生寻求,尽力在军校这个大熔炉中生长成才,为母校长脸添彩!”叶大山铿锵有力地说。